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评选书目名单,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技术与应用》等5本教材成功入选,入选数在四川省高职院校中排名第4。


“十四五”期间,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累计入选国家规划教材10种,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学校长期聚焦“五金”建设,系统推进教材建设改革创新。
一是健全长效机制,夯实发展根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构建并完善了“国—省—校”三级联动、梯次递进的教材选用与建设机制,把教材建设置于“五金”工程重要位置,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着力点,为“金教材”的涌现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材迭代升级。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扎根产业办教育”,建立健全校企双元教材开发与更新机制,及时将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融入教材内容,深度挖掘产业思政元素,确保教材紧跟产业升级、适配岗位需求、满足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有效赋能高技能人才培养。
三是着力数智赋能,创新多形态教材建设。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强化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积极引导教师推动课程数字化升级,结合学习需求开发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数字教材,构建“纸质教材+在线资源+智能平台”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体系,增强可视、可听、可练、可互动的学习体验,为课堂教学改革与学习模式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将以国家“双高”建设为契机,持续完善校企双元、数字赋能的教材建设机制,努力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金教材”,为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