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摄影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乡镇 | 医疗 | 专题 | 活动 | 高清 | 家装 | 教育 | 文艺 | 早教 | 城建 | 美食
古蔺县:让“红军面”走向更广阔市场
来源:川南网 发布时间:2025-09-22 14:26:35

近日,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上,来自古蔺县太平镇的“税袁”古蔺面展台前人头攒动,其美味受到中外客商交口称赞。这家有着133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是如何成功破解市场推广难题,实现销售渠道新突破的?

“税袁”古蔺面的历史可追溯至133年前。1893年,税家第一代制面人税维俊制作的面条在太平镇周边已小有名气。1935年2月18日,中央红军抵达太平渡口,正值农历新年。税家人连夜召集邻里筹集小麦制面,将一份份温热的面条送到红军手中。这段军民鱼水情成为“税袁”古蔺面红色基因的起源。如今,这份深厚的历史底蕴仍在延续。第五代传承人税鹏娥在传承古法工艺的同时,引进新设备、扩大规模,将昔日家庭作坊逐渐发展成占地68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加工厂。

今年7月16日,在古蔺县促消费活动上,税鹏娥带来的几百碗面开场即被抢空,补货两次仍供不应求,不少外地客商在品尝后主动留下联系方式,表达合作意向。“好产品虽然不愁销,但要走得更远,在保持品质的同时需借势发力。”随着产能逐步提升,税鹏娥信心满满,准备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然而,企业拓展新市场并非易事,各种难题接踵而至,让企业发展一度受阻。

今年7月,古蔺县“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总专班办公室在“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专项行动中,了解到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困难后,迅速制定相关帮扶方案:一方面,协调包联部门主动对接省、市展会主管部门,为企业争取优质展位,全程协助完成资质审核、材料提交等,解决“参展无门”难题;另一方面,派出专业工作组为企业提供布展设计、宣传制作、客户对接等全流程指导,打消企业“参展不会干”等顾虑。

在古蔺县委、县政府的精准助力下,“税袁”古蔺面先后亮相第十一届四川农业博览会和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不仅现场销售火爆,还收获了大量意向客户和合作订单。农博会上,“税袁”古蔺面受到马来西亚、印度、巴基斯坦等海外客商青睐,与13家采购商达成合作并收获大量海外订单。酒博会上,与536名意向客户、18家经销商签订协议,实现了西南地区销售渠道的新突破。“展会不仅让老字号挂面品牌深入人心,更直接带动企业的产品销售。”古蔺县供销联合社理事会副主任刘敏说。

古蔺县“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总专班办公室主任冯星表示,“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不是“一阵风”,而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长效机制。“税袁”古蔺面成功拓展市场,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直接的订单与合作,更极大地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生动典范。目前,企业已成功获得多项合作成果,与深圳市慕达发贸易有限公司等多个公司签约合作。9月23日,税鹏娥还将前往巴基斯坦与客商签约。

冯星表示,将继续聚焦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进一步深化“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完善“一企一策”精准帮扶,构建展会信息共享平台,强化跨部门协同联动,在政策、融资、人才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力更多像“税袁”古蔺面一样的本土优质企业“走出去”,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这碗承载红色历史的“红军面”,正凭借品质与创新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文/图:张深远(古蔺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