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在两项重要学术活动中展现多领域实力,相继在中华医学会骨科学术大会(COA)和中国西部足踝外科协同发展论坛暨西部足踝外科协同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暨足踝与下肢矫形专委会成立大会上进行多项专题报告。
COA大会展现多领域学术实力
近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七届COA学术大会在天津成功举办。由骨科副主任、运动促进健康中心主任、骨与关节外科主任李忠教授带队,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组织医护团队积极参与,并在多个分会场进行专题报告与学术交流,全面展示科室在骨科临床诊疗与科研创新方面的综合实力。

李忠教授在保膝会场作题为《骨关节炎的运动处方》的专题报告,从临床实际出发,系统阐述运动处方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关键作用,引发与会专家的广泛共鸣与热烈讨论。

徐杨博教授在足踝会场分享《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治疗进展》,并担任该节段主持人。其报告内容聚焦学科前沿,展现了深厚的专业功底。
此外,他还参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足踝联盟的专家共识定稿会,围绕《Lisfranc轻微损伤(隐匿性Lisfranc损伤)诊治的专家共识》展开深入研讨,进一步提升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足踝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向飞帆主治医师分别在骨显微外科与骨肿瘤两个专场进行交流。
在骨显微外科会场,他汇报了《基于ERAS理念线上康复联合WALANT技术在永久性桡神经损伤三垂畸形功能重建的疗效分析》,为桡神经损伤患者的功能重建提供新的选择,引起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
在骨肿瘤会场,他介绍了《68Ga-DOTA-IBA与18F-FDG、18F-NaF、99mTc-MDP在骨转移瘤中的诊断效能比较》,介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团队自主研发的新型骨靶向核素诊疗一体化药物在骨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向飞帆主治医师在创伤会场汇报了刘凯主治医师的经验《创伤后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治疗策略:骨搬移or急性短缩-再延长?》,为复杂骨缺损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有益参考。

护理团队方面,骨与关节外科病区副护士长卿晨主管护师在骨科护理会场汇报了《临床护士预防患者黏膜压力性损伤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从护理认知与行为角度深入探讨了临床实际问题;
黄龄漪在会场汇报了冯会芳护师的经验《血管危象预警控制体系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体现护理工作在围术期管理中的精细化与专业化水平。


作为我国骨科领域级别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盛会之一,本届COA大会为全国骨科同行提供宝贵的交流平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的多项高质量发言,充分展现科室在临床、科研与护理等多方面的综合实力。
足踝外科团队亮相西部论坛
分享前沿见解
11月22日,由“中国西部足踝外科协同发展论坛暨西部足踝外科协同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暨足踝与下肢矫形专委会成立大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本次大会吸引了近200位足踝外科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谋学科发展。

邓勇医师在大会上代为发表了题为 《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是与非》 的专题演讲,从发病机制、诊疗策略到康复管理,系统梳理该疾病的临床难点与研究进展,引发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与高度评价。

本次大会旨在构建标准化诊疗体系、推动基础与临床研究转化、建立分层培养机制,并促进跨区域、跨机构的学术协作与资源共享。
未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将继续秉持“精医重道、务实创新”的精神,持续推进亚专业建设,助力学科高质量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