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摄影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乡镇 | 医疗 | 专题 | 活动 | 高清 | 家装 | 教育 | 文艺 | 早教 | 城建 | 美食
集中投放15万尾!长宁小龙虾“春节”上餐桌
来源:川南网 发布时间:2025-11-26 09:31:54

初冬的暖阳下,长宁县龙头镇龙华村

连片的标准化稻田水波粼粼

田埂上一派忙碌景象

15万尾活蹦乱跳的优质虾苗

被村民们小心翼翼投放进稻田中

青亮健壮的虾苗迅速隐入水草

为静谧的冬日田野注入蓬勃生机

放早苗、吃早虾…

预计春节期间

这批“长宁早虾”就能端上餐桌啦

直击虾苗投放现场

搬运、抬框、倾倒、匀撒…

村民们分工有序,井然有序

11月23日,龙华村稻虾轮作基地里

大家小心翼翼地将一筐筐活力十足的虾苗

搬运到田边,缓缓倒入水中

虾苗一触水便迅速散开,潜入水底

在新家园开启生长历程

投放虾苗实则是项技术活

需根据稻田面积、水质、温度、天气等因素

精准把控投放数量和密度

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

龙华村养殖户们精准把握各项条件

确保虾苗在适宜环境中生长

此次集中投放虾苗约15万尾

品种以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为主

借助后续几日晴好天气

龙华村稻虾养殖基地计划在本月底前

陆续投放100万尾虾苗

覆盖面积达400余亩

优质苗种配合科学投放

这批小龙虾将于明年2月底新鲜上市

正好填补春节市场的供应空挡

预计亩产可达300斤

资源禀赋:水优路畅育好虾

好山好水养好虾

龙华村能成为稻虾养殖的优选之地

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与区位优势

这里生态环境优越,气候温和

水源充足,水质优良

很适合小龙虾的生长

更造就了“长宁早虾”的优良品质

广受市场青睐

同时,龙华村交通便利

虾苗运输、养殖物资补给、

成品虾外运销售均高效便捷

为产业发展打通了“大动脉”

优质水源与便利交通的双重加持

让龙华村成为发展稻虾产业的理想之地

产业助振兴:"致富虾"鼓起钱袋子

稻虾综合种养的核心目标

是实实在在鼓起村民的“钱袋子”

其增收效益显著可观

以前单一种植水稻,亩收益有限

而采用稻虾共作模式

在稻谷收割以后养殖早虾

每亩稻田可增收3500元以上

除养殖主体直接收益外

周边村民还可通过多种途径增收

参与基地日常管护、投苗、捕捞等劳作

获得稳定务工收入

通过土地流转收取租金

或借助社会化农事服务、入股分红等方式

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为让这份“增收账”更稳、更长久

龙华村在技术与市场两端同步发力

与宜宾市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深度合作

引进先进养殖技术和理念

邀请专家全程跟踪指导

从虾苗投放、日常管护到病害防治层层把关

有效提升虾苗成活率和养殖效益

推动稻虾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同时,提前对接市场渠道

打造“龙华村生态虾”特色品牌

助力优质虾品实现优价销售

而这种稻虾共作的生态循环模式

也实现了绿色共生的良性发展

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和害虫

为小龙虾提供天然饵料

小龙虾的排泄物还田

成为水稻的优质有机肥料

既保障了“米袋子”,又丰富了“菜篮子”

龙华村的稻虾养殖是长宁县以产业振兴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长宁依托优质的水源与环境

大力推广稻虾综合种养模式

积极发展稻虾共养产业

目前长宁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3.2万亩

已覆盖竹海镇、龙头镇、长宁镇、古河镇、

梅白镇、双河镇、花滩镇等地

年产小龙虾3650吨,产值达1.8亿元

一稻一虾,绿色共生

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长宁以优质水质培育特色产业

用清晰账本兑现增收承诺

让稻虾养殖成为“点亮乡村”的新产业

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之路

不久后,鲜香肥美的长宁早虾

就将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期待ing

(长宁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