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安县下长镇的晚熟柑橘现代农业园区内,漫山遍野的柑橘树上挂满了金灿灿的果实,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果香。这里的核心产区,五百多亩爱媛38号柑橘已正式进入采摘期,果农们正忙碌地进行采收,一派丰收景象。

在基地内,负责人熊章栋正在用手机控制水基发酵协同还田装置进行灌溉。他告诉记者:“这个装置通过提灌站提水,到一级二级三级发酵池,再到田间地头,通过手机控制,实现智能化灌溉。”这套系统不仅大幅提升了灌溉效率,更是园区践行绿色生态农业理念的关键。

“我们现在整个园区都采用了我们的水肥一体化系统,”熊章栋补充道,“可以节水30%以上,节约肥料30%以上。我们使用的有机菌肥,它可以提高柑橘的品质,我们柑橘目前是绿色食品,然后正在申报有机食品认证。” 科技的深度融入,正悄然提升着这片土地的产出价值和生态效益。

下长镇晚熟柑橘现代农业园区整体种植面积达一万亩,当下炙手可热的品种——爱媛38号,其果肉细腻、汁水丰盈,口感备受市场青睐。“爱媛38号从现在就已经开始采摘,然后一直到明年的一月份都还有,”熊章栋指着远处的果园规划道,“后续的明日见、无核沃柑、阳光一号、媛小春、黄美人这些品种会陆续地成熟,然后一直到明年的四月份都有柑橘采摘。”这意味着,消费者在长达近半年的时间内,都能品尝到来自下长镇的新鲜柑橘。仅爱媛38号一个品种,今年预计产量就高达五六十万斤。

谈及未来的发展,熊章栋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我们下一步的打算就是依托我们的国家级科技小院,依靠科研院所的力量,通过杂交、育种提升,希望能够让我们的江安夏橙重新焕发生机。”

除了品种改良,园区在生态种植技术上也持续创新。“我们研发了一个以草治草,通过良性杂草,来治理恶性杂草,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熊章栋解释道,“另外一个就是依托我们的‘水机发酵协同还田’这项发明专利,通过我们的有机菌肥,增加我们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从而提升我们柑橘的产量和品质。”

这一系列围绕科技、绿色、品质展开的布局,清晰地勾勒出下长镇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从智能灌溉到绿色防控,从品种多元化到品质有机化,江安县下长镇正用科技的力量描绘着一幅现代化农业的生动画卷。

文/图:胡敏 蔡磊 郑杰 冯继原(江安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