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古蔺县彰德街道山坪塘整治现场依然热火朝天。挖掘机的轰鸣声在山谷间回响,施工人员正顶着寒意进行堡坎加固和堵漏修复作业。

在这片忙碌景象背后,是古蔺县投入3000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对全县85口山坪塘展开的系统性整治工程。这些昔日被称为"千坑百凼"的山间水利设施,正焕发新生,成为保障山区农业生产的“致富源"。
古蔺县农业农村局项目股股长李林介绍:"我们古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干旱曾是制约我们农业发展的瓶颈。今年我们投入3000万元的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下决心整治85口山坪塘,目的是保障粮食安全和产业发展,也是降低农民生产成本、促进增收的民生工程。"他表示,有了稳定水源后,不仅方便了庄稼灌溉,保障了农业产业发展,还可以发展高山蔬菜等经济作物。

在彰德街道枣林村,熊坑山坪塘于8月中旬正式开工,经过3个月的工期,已于11月中旬基本完成建设。据街道工作人员刘燚介绍,该山坪塘建成蓄水后,不仅能覆盖花果园脆红李、柿饼、苹果等水果的灌溉用水,还能保证大约30户居民的生产用水。
此次山坪塘整治项目共计68个,覆盖全县22个乡镇(街道)的69个村(社区),惠及面广,带动性强。项目完成后,将显著改善项目区的农业用水条件,有效降低因缺水、远距离运水带来的农业生产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山坪塘整治工程不仅解决了农业用水问题,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来自成龙村的村民成宇说:"香山这边山坪塘改建工程,我们成龙村来了十几位村民在这边务工。因为山坪塘的改建,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让我们能够就近就业。”

目前,各项工程正有序推进,预计将在规定工期内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为来年的农业生产备足水源。这些经过整治的山坪塘,正成为滋润古蔺山区农业发展的"致富源",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文/图:刘媛 张宇双(古蔺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