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授:与茶结缘五十年 为民培育致富金叶

来源:川南网 作者:赵康明 刘跃先 发表时间:2021-05-29 16:01

   “茶叶提香时要掌握好温度,高了容易出现糊味……”日前,被称作“纳溪茶人”的王大授应邀到茶叶企业讲解茶叶制作技艺。纳溪特早茶从零星种植到种植面积30多万亩,荣获了“中国特早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等荣誉。今年81岁的纳溪区农业局高级农艺师王大授亲历了纳溪特早茶50年发展历程。

   与茶结缘 重续纳溪茶发展

   王大授1960西南农学院本科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省农业厅工作,为将所学农业知识付诸实践,主动申请到一线工作。1962年1月,他调到纳溪区原棉花坡乡多种经营站工作。作为特早茶原产地,纳溪历届党委政府都想在茶产业发展上有所突破。农业专业本科大学生王大授成为“稀缺人才”,被推到茶叶发展前沿,从此,王大授与茶结缘。


   1967年纳溪县茶叶发展动员会在文昌公社召开后,王大授作为技术员便带着草帽和水壸下沉到村、组推广茶叶种植。“那时粮食紧张,农民只想多种粮食,填饱肚子,对种茶兴趣不大。”王大授说,“年年种茶不见茶,一年种、二年铲、三年光板板”是那时农民种茶的现象。为了不让种粮与种茶产生矛盾,王大授推广“四边茶”种植法,引导村民在田边、土边、沟边、屋边种植茶叶。示范点播、移栽,讲解田间管理和采摘制作技术,几年时间王大授走遍文昌片区每一个村民小组和每一个茶叶种植户,推广种植500多亩“四边茶”,文昌公社成为纳溪县茶叶种植示范点。

   “纳溪特早茶规模种植是在1975年以后,当时茶叶推广、培训、种植已辐射到乐登、和丰、绍坝、大里等10多个岩区公社。“王大授说,当时很多村民看到种茶比种粮收入好,种茶积极性逐渐提高。绍坝公社(现梅岭村)提出“打开绍坝岩,让群众富起来”口号,采取“兵团作战”方式开辟茶园,一个生产大队(村)就是一个“连”,一个生产队(村民小组)就是一个“排”,一个月时间,绍坝公社在荒山荒坡上开垦茶园3000多亩。

   ”全垦深耕、等高梯形、坎壁夯牢……“时任纳溪县农业局多经站站长的王大授,奔忙在全县茶园开垦工地,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荒山荒坡上指导村民建设”环山带状梯式茶园“。到1982年,纳溪县茶叶面积2万多亩,产茶400多吨,村办、组办、联办茶厂80多个,茶叶成为山区农民主要副业。

   改良茶园 茶农收入成倍增长

   “茶叶生产要有效益,种茶技术是关键。”王大授说,纳溪种植茶叶的地方几乎在岩区,岩区的黄泥沙土壤很贫瘠,配方施肥很重要。为培训茶叶种植技术,王大授可吃了不少苦头。当时大部分乡、村没有公路,也没有电话。“出门靠走、通讯靠吼”是当时纳溪岩区乡、村的真实写照。据王大授回忆,有一次到和丰乡太和村培训茶叶田间管理技术,从纳溪出发,坐船到大渡口镇,走20里到和丰乡,再走20里到太和村,不计茶山上的路程,一天来回就得走80多华里。“那时年轻,绍坝、大里、打古等岩区乡、村,一天走七、八十里路是常事。

   “一基三追六补”施肥,人工治虫、灯光诱捕,深耕、除草、修剪……经过多年学习、探索、实践,王大授结合纳溪特早茶品种、地理、气候特点,总结编写了茶园管理实用技术手册。同时,通过引进茶叶品种、推广扦插茶苗技术、建设良繁基地等措施优化茶叶品种。到1990年前后,已引进福选9号、福鼎大白茶、乌牛早、平阳特、奶白等10余个优质品种。如今,中黄2号、安吉白茶、黄金芽等高端茶叶品质也种了不少。

   “建立良繁殖基地,茶苗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和扦插技术的推广应用,很多茶农在自己的茶园里就能培育茶苗,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纳溪境内95%的茶叶实现良种化,茶农收入成倍增长。”王大授说。

   传承制茶技艺 做强品牌效益

   随着先进机械设备的不断研发,纳溪特早茶几乎实现杀青、揉捻、烘焙、做形、包装等程序自动化。但在王大授眼里,茶叶制作万变不离其中,茶叶形状、香气、汤色、味道是最重要的。


   “要制作好茶,从采摘到成品,每一道关都不能马虎。”王大授说,茶叶采摘是第一关。“星茶”“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全展”“一芽二叶”都要严格区分,不能混合采摘,否则制出来的茶就不标准。

   “心不离手、手不离茶、茶不离锅……”在王大授看来,制茶是“心、手、茶”合一的过程,“上等好茶,三分看茶青,七分看炒功”,闷炒、二炒二揉……经过多年探索和反复试验,王大授总结出纳溪特早茶独特的制作技艺。

   “纳溪特早茶要发展,要有叫得响的品牌。”1980年,王大授到浙江杭州参观龙井茶生产基地,了解龙井茶品牌价值后,受到很大触动。自此,王大授致力于纳溪特早茶品牌创建。 经反复研究试验,1983年6月,王大授制作的“凤羽”茶获评“四川省优质茶”,1984-1986年,“凤羽”茶连续三届获“四川省优质奖”。2001年,“凤羽”茶获得中国(成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同年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之后,王大授又成功培育出“川南雀舌”手功名茶,完美地呈现了纳溪绿茶独特风味“雀舌手工茶技艺”,并于 2014年6月入选《四川省非遗名录》。在王大授的培训和传授下,周世庆、杨远富、冯朝文等纳溪新一批“茶人”脱颖而出,“早春二月”普照雾隐白茶“”岩缝雪芽“瀚源黄茶”“凤岭黄金芽”等纳溪特早茶系列品牌相继获得国家级奖项。

   如今,退休20多年王大授仍然关注茶叶产业发展,研讨制茶技术、传承手工技艺、撰写经验文章、应邀作制茶专题讲座……看到满山披绿的茶园和蓬勃发展的茶产业,王大授特别欣慰。他说,有各级党委政府对茶产业重视和支持,纳溪特早茶一定能茶农的致富金叶。

   文/图:赵康明 刘跃先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