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70载·忠山力量】30多年,他的事假竟不到一周,太敬业了!

来源:川南网 作者:陈易君 杨光英 发表时间:2020-06-11 10:20

    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70岁生日之际,小编陆续推出【风雨70载·忠山力量】系列专题,带你一起回眸来时的路,找回那些年代的记忆。

    今天,给我们讲故事的是黄首高。


    访谈人:陈易君、杨光英

    访谈时间:2019年12月

    口述者:黄首高

    人物档案:黄首高,1938年3月生于四川隆昌县。1958年保送到泸州医士校读中专,196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6月留校到附属医院检验科工作。1972年担任检验科主任,1984年任首任输血科主任。1998年退休。

    黄首高口述:

    1938年3月,我出生于四川隆昌县。在隆昌二中读书时,就担任了团支部书记。1958年,我被保送到泸州医士校读中专,学的是医士专业。当时学校还有药剂、医士专业。因各方面表现好,1960年还在读书时,我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兼辅导员工作。

    1961年6月,我留校到医院检验科工作。医院派我到重庆南岩中药研究所学习中药生化分析检验,到了后发现是搞研究的,我就写信给医院,又经重庆研究所联系到省里的卫干院进修了一年。

    1976年5月到1976年6月,在成都军区医院进修了一年。之后,为了学到更多知识,在1980年、1987年、1992年分别到华西医科大学,重庆、北京协和医院,先后参加短期培训,学习“免疫与血液学”“输血质量控制”“全国医疗输血新进展”方面的知识,不断学习新的东西,对我的临床检验、生化检验、微生物检验、输血检验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很大提高。

    每天提前20分钟上班

    1962年回到医院,在检验科工作。1972年,我担任检验科主任,一直到1998年。其中,在1979年的时候,由于工作太多了,医院领导从泸县玄滩医院把郑仁久调来当助手,期间,我还挖过“二二〇”防空洞,拉过石子,挑过沙,干了40天。同事们都称我是“三八式”干部,因为我是1938年出生的。

    因为工作需要,单位为我在家里安装了座机,即使不是上班时间,病人拿检查结果,一个电话打来,饭碗放下就马上跑到办公室。我每天提前20分钟上班,做好准备工作。1984年,我调到血库后任科主任,还要兼任医技党支部书记、书记工作,那就更忙了,还要负责检验科、药剂科、放射科、肿瘤科、核医学科、供应科、血库7个部门200多职工和20多名党员的有关工作。

   医院有6个支部,8个独立科室200多人,有时发一个文件都要跑一个多小时。30多年间,我的事假不到一周,一心扑在工作上。我清楚地记得,1987年的一个周五,我收到母亲病危的加急电报,当时因工作脱不开身,等到周一把工作安排好后,才到广场车站买到周二的汽车票赶回去,只请了三天丧假,第四天又回医院上班。

    血库缺血时,我们就动员职工为患者献血,我也献过两次。平时,我们到周边宣传献血,比如到鱼塘、沙湾等,都是走路去。当时献血有少量补贴,人们献血也比较积极,有的没有排上号献,还不满意。我们对献血者也有一定规定和检查,要查血压、胸透,特别是查肝功,主要查是否有甲肝、乙肝和霉毒病菌等;献血者至少间隔三个月才能够再次献血,每次不能够超过300ml。


    血库从未发生过错和医疗事故

    1984年,输血科从检验科分离出来,我任血库科主任,当时血库设备只有七八样,如冰箱(有七八台)、恒温箱、干燥箱、显微镜、分析天平、离心机等。由于设备简陋,检验全靠观察。测肝功都是手工做,一个试管摇十几次,加点试剂又摇,一个标本要加几次试剂。要是同时做几个标本,必须看准时间统筹安排,比如等结果的二十分钟里,还要赶紧做另外几个标本。

    尽管当时设备没有现在先进,但我在管理上,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现在我还保留了当时制定的规章制度,如”值班制度十条”“发血、取血注意事项”“血库质量控制条例”“献血员检查身体制度”“血库医疗事故差错标准及处分条例”等等。

    为了让大家加强学习,精通业务,科室职工还不定期进行“三基“考试。这些条例和制度,全面加强了血库管理,提高输血质量,保正血液的安全,十多年来,血库从未发生过错和医疗事故。

    医生要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

    作为一名医生,要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三十多年来,我有10多篇论文发表,如《我国异常血红蛋白的研究》《细菌对中药粉剂的敏感实验》,先后发表的《四川医学杂志》上。《科研成果——<人血造血干细胞和造血集落刺激因子的研究及应用>》节4的作者,1994年获四川省科技成果奖,并在第二届川南五地市临床检验学术会上交流。

    我多次评为泸医先进工作者和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在忠山这块土地上,我学习工作了30多年,生活了68年,对它有深深的感情。我没有什么大贡献,就是为医院的发展添砖加瓦,把自己份内事做好。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顾德诚院长一直影响着我,他不为己,不为上,一心为公,一心为民,艰苦朴素,两袖清风一直是我的榜样。共产党员要讲奉献,比群众的觉悟高,医院有今天要感谢顾院长及很多为医院发展做出贡献的老一辈职工们,是他们打好的基础,我们要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

    记录人:陈易君 杨光英(健康西南)

    【风雨70载·忠山力量】系列报道回顾:

    背着铺盖卷儿来泸州,一待就是几十年

    从部队到医院,他靠一个小本本成功转型

    官紫云在西南医大附院的38年零11个月

    周乐馨:“‘射线参数笔记挂图’退休时还挂在科室里”

    共同走过47载,我深深地爱着泸医

    上世纪八十年代,她用猪皮为烧伤患者植皮

    那会儿没有救护车,医护人员用什么转运病人?

    解密·流传了70年的红色基因!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