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摄影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乡镇 | 医疗 | 专题 | 活动 | 高清 | 家装 | 教育 | 文艺 | 早教 | 城建 | 美食
西南医大附院建院75周年·名科巡展丨感染性疾病科:半世纪感控铸盾 行而不辍护生命
来源:川南网 发布时间:2025-08-13 08:38:23

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忠山院区住院部,有一栋4层独立大楼静静矗立,它的身份是感染性疾病科。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是一个集感染科、肝病、结核、艾滋病、肠道、发热于一体的科室。50年来,科室始终秉持“患者至上 仁爱为本”的服务理念,筑起生命护盾,在服务区域医疗、防治传染病、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专一传染病防控转型“大感染”

1975年,医院抽调30多名医护人员成立传染科,原址在现内科大楼处,是一个宽敞的“四合院”。科室成立之初,各方面条件比较简陋,但发展前景好,诊治范围以肝炎、结核及其他需要隔离的急性传染病为主。

诊疗传染病的关键在于早期识别病原体,传染病学科要全面发展,有自己的检验平台是很重要的环节。1986年,感染与免疫实验室(原传染免疫研究室)成立,这是医院首个专科实验室,当时实验室就开展了细菌涂片、染色及血常规等的检测。

1988年,传染科搬到新的大楼,新大楼是严格按照传染病住院楼规范和要求设计建成的独栋大楼,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便于隔离传染源。此次“搬家”是传染科第二个重要发展节点,科室布局更规范、院感防控流程更标准,同时实验室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新增了不少专业技术人才。

60年代改建的传染病房

打好了“地基”,对外合作的机会随之而来。2018年起,传染科开始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承接科研课题。感染科重建感染与免疫实验室,包括P2+生物安全实验室、分子生物实验室、细菌室、细胞室等。自此,结核抗酸染色、结核菌培养、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等科室都能做,更利于结核的早期诊断与耐药的及时发现。实验室的建立弥补了诊断结核及及时发现耐药的短板。

随着中华医学会将“传染病学”更名为“感染病学”,科室也及时将“传染科”更名为“感染性疾病科”。“感染相较于传染,患者更容易接受,且诊治疾病的范围更广。”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黄富礼介绍,随着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凸显及传染病疾病谱的改变,科室由过去重点关注经典传染病逐渐增加对细菌、真菌感染、耐药菌感染、发热待查等复杂性疾病的全面关注,并开始整合多学科资源,从专一传染病防控向“大感染”学科转型。也就是说,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各个系统及器官等的感染,都是科室关注的焦点。目前,科室年门诊量已达6万余人次。

医教研“一体共生”蓬勃跃进

从初创到成长为四川省临床重点专科,感染性疾病科几代人接续奋斗,用半个世纪创造一个又一个不俗成就。

医疗事业不断“升温”

感染性疾病科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技术示范中心、全国肝病规范化诊疗示范基地、全国传染病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四川省感染性疾病质控中心副主任单位等,收治大量川滇黔渝结合部危急重症及疑难感染病患者,是川南地区“实力派”感染病防治中心。

近几年,科室引进了诸多新技术、新设备,有了人工肝支持系统、G-xpert快速分子诊断系统、BD-960结核快速培养系统等。其中,在全省三甲综合医院感染科率先在负压检查室内开展电子支气管镜,患者无须辗转到其他科室检查,最大限度降低院感风险。

教学实现跨越式发展

感染性疾病科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住培医师、进修生等多层次教学工作。作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科室已培养200名左右硕博士研究生,他们散播于全国各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省市级医院感染病科及传染病医院,为感染病学科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科室是中华护理学会传染病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等,《传染病学》被评为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近5年,科室主编教材及专著6部。

临床为基、教学为本、科研为翼

感染性疾病科在充分发挥病毒性肝炎传统领域、细菌耐药机制、结核及HIV基础与临床领域的研究优势基础上,实现传染病学、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病毒学等学科的交叉和整合。

近年来,在国际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31篇,在《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等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著43篇;立项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厅局级等课题十余项;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专科(传染病学和结核病学)排名多次位列全国前100名。其中,医院建院以来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出自该科室。

川南感染病防治开拓者与守护者

今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承办的泸州市感染病学专委会学术会议将召开,会议拟邀请多名全国及川滇黔渝感染病领域的专家,共同交流国内外近年在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结核病、抗生素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和进展。在黄富礼看来,这是促进川南及周边地区感染病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好机会。

“我们是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科室。”黄富礼说,感染性疾病科有义务,也有责任构建感染防控“同心圆”理念,凝聚多方力量形成感染防控合力。

除每年承办上述学术会议外,该科室作为四川省艾滋病治疗四片区质控中心,与川南四市及凉山州越西县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成效显而易见,如凉山州越西县圆满完成国家艾滋病脱贫攻坚任务,自贡富顺县人民医院感染科获批自贡市医学重点专科;古蔺县人民医院、泸县人民医院等建成了更为规范的感染性疾病诊疗程序……

作为泸州市耐药结核及艾滋病定点治疗单位,感染性疾病科承担着全市疑难危重结核与艾滋病等的诊治及技术指导,并作为感染病质控中心和艾滋病治疗质控中心负责各医院感染科质控、培训等工作。科室成员还经常下基层医院讲课、查房、会诊,提升其感染防控能力。

感染性疾病科是“平战结合”的科室,平时除常规的感染病患者救治以外,还要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或其他防控任务等,必须随时应对新发、突发性传染疾病的能力,保一方平安。这种能力,在泸州抗击非典、防控乙脑、抗震救灾、应对新冠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都可见。

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言,该科室将继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冲在一线;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完善人才梯队建设,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对外合作,持续扩大影响力;不断创新技术、优化服务体验,践行做好川南感染病防治的开拓者与守护者的初心。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