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纳溪区永宁街道在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工作中,以特色街区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多元消费场景,激活经济发展新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一幅城乡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在永宁大地徐徐展开。
地摊“烟火气”点燃夜经济
每到傍晚,永宁街道的永宁都市、建设街口、麒麟文化广场等点位逐渐热闹起来。摊主们陆续出摊,特色小吃、日用百货等,吸引众多居民驻足选购,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的“夜经济”新图景。

点亮夜晚的美食摊(周超华 摄)
来到美食摊位,各类美食的香气扑鼻而来。摊主们在摊位前一边忙碌一边热情地招揽顾客。“以前在城里做点小工,收支时高时低,现在摆摊的收入可以补贴孩子上学开支和家庭开销。”摊主李明龙说。
和李明龙一样,许多永宁居民在地摊经济中找到了新商机。一些年轻人也利用业余时间摆摊,在增加收入的同时锻炼社会实践能力。永宁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汪友均介绍,街道通过打造特色街区,为市民提供了30余个摊位,既点亮了夜晚,也温暖了百姓生活。
老街微改造焕发新生机
作为永宁街道的老城街区,建设街近年来借力城市品质提升和城市精细化管理,以“老味道+新生活”的多元业态,蜕变为纳溪新消费场景和网红打卡地。

市民在建设街口拍照打卡(周超华 摄)
“老板,来一份酸菜铺盖面。”这边,三五个居民跨入铺盖面门店便开始点早餐。那边,几位小姑娘在老街入口处的精美墙绘前拍照打卡发朋友圈......“这是一个几十年的老店,我抓住老街微改造机会,重新装修店面,环境好了,生意也更好了。”小吃店老板孙瑞雪说。
近年来,永宁街道聚焦城市有机更新,通过打造红色研学体验、夜经济、体验经济等消费场景,推出季节限定活动和促消费系列主题活动,提升市场活跃度。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三线记忆·烟火纳溪’发展思路,全力推进胜利街、建设街、江南生态公园特色街区消费场景打造,力争建成老街潮地结合的“老+新”消费休闲样本,进一步提升商业气息,提振市民消费,让老街区焕发新活力。”永宁街道党工委书记黄陈介绍。
文旅商融合激活村经济
清晨的纳溪云雾缭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青翠的山峦间,永宁街道朱坪村的农舍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宛如水墨丹青。
朱坪村地处纳溪城郊,既有纵横交错的护国战壕遗址,又有风景秀丽的天然氧吧。近年来,该村以探索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新路为重点,推动朱坪村“文旅经济”发展壮大,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战壕党课”现场教学点(周超华 摄)
依托红色文化生态旅游,街道干部和村干部们主动谋划推动村集体经济项目,朱坪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战壕党课”现场教学点、旅游停车场等相继落地,引进泸州发展华西绿色建材有限公司、泸州智越服装有限公司等企业13家,带动和发展朱家大院农家乐、李二鱼馆、任君明农家乐等餐馆10多家,持续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途径,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增收。
朱坪村的“蝶变”,是永宁街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

永宁街道主办的夜经济活动(周超华 摄)
近年来,永宁街道立足自身资源禀赋,聚焦机制创新、科技赋能和利益共享,通过整合资源要素,强化联农带农机制,形成集体经济持续壮大、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的良好局面,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文:周超华 王元明(纳溪区融媒体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