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两项目入选四川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

来源:川南网 作者:文旅江安 发表时间:2023-04-12 10:29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公布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7项、扩展项目名录127项。
 
   其中,江安县的谐剧、猪儿粑制作技艺共2个项目,分别入选曲艺类和传统技艺类。
 


红桥猪儿粑制作技艺


 
   项目级别:省级(2023年4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Ⅷ)
 
   项目保护单位:江安县文化馆
 
   代表性传承人:3人;魏雪梅(市级),蒋莉萍(市级)、张文(县级)。
 
   项目概要:2016年12月,被宜宾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项目简介:红桥猪儿粑小吃发源于四川省江安县风景秀丽的梅岭山下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古镇—红桥镇。自古南来北往的客商,繁荣的商贸,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饮食文化,孕育着红桥猪儿粑的发展。其传统的制作工艺,纯天然的原材料,独特的风味,在川南猪儿粑小吃中独树一帜。产品分甜味和咸味两大类。有熟食和速冻两种。年生产能力达到100吨远销全国各地。目前,建有电商销售平台,可直接在互联网上订购。红桥猪儿粑”有着悠久的历史,江安县红桥镇有着肥沃的红土,盛产优质糯稻,其米质优良,做成猪儿粑营养丰富,滋润可口。猪儿粑与汤圆不同的是,制作猪儿粑时可塑性强,由于熟后其形状如小猪,故名“猪儿粑”。

   红桥猪儿粑分水磨猪儿粑和磕粉猪儿粑两种,红桥人过节、生日、祭祀、栽秧或招待远方的客人都要做猪儿粑吃。正月初一的猪儿粑要用一片青菜叶缠身,象征着财不白要、诚信聚财、诚实聚财。多年来,红桥梁人民以此传统美德来教育子孙后代。随着旅游服务业的发展,红桥镇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蜀南竹海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夕佳山古典庄园以及世界地质公园兴文石海交通枢纽,很多游客尝到了“猪儿粑”后赞不绝口。红桥猪儿粑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甜味与咸味具备,适合全国各地人口味,属川南一绝。

谐剧


 
   项目级别:省级(2023年4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项目类别:曲艺(Ⅴ)
 
   项目保护单位:江安县文化馆
 
   代表性传承人:3人;孙安平(县级)、田元科(县级)、高瑗(县级)。
 
   项目概要:2019年11月,四川省曲艺家协会授予江安县“四川谐剧之乡”殊荣。2021年12月,四川谐剧被宜宾市人民政府列入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项目简介:1939年冬天格外寒冷,抗日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中华民族承受着最深重的苦难。这一年12月底的一天,雪花飘落,苦雨凄风。一个叫王永梭的24岁年轻人,兴奋而忐忑地表演了一个小节目《卖膏药》。那个在饥寒交迫中卖膏药的小人物,激起了江安观众深切同情,演出大获成功!
 

 
   在江安就读国立剧专的学员王永梭未曾料到,这一刻,中国曲艺一个崭新的曲种——谐剧,在江安诞生了。
 
   王永梭的老朋友流沙河曾说过:“谐剧最可贵的品格就是针贬时弊”,能及时对社会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鞭挞、讽刺,对正能量的事情能得到及时的弘扬和宣传。吴祖光是这样评价王永梭和谐剧的:“在国立剧专培养出来的学生中,你独树一帜,创始谐剧,为巴山蜀水增添了光彩;你热爱祖国,献身舞台艺术事业,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学习;你为母校争光,为后世子孙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谐剧“一人独演,独演一人”,不是“单口相声”、不是“独角戏”、不是“脱口秀”、不是“散打评书”…… 谐剧不“跳进跳出”,不同于是中国任何一个曲种。她上朔战国时期优孟衣冠,下接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化。谐剧的本质特征是——“虚拟交流”。“虚拟交流”在中国传统戏曲中并不少见,但谐剧的“虚拟交流”则更进一步,把直接交流的所有人物都彻底“虚拟”了,通过演员“心中有”的表演,达到“确实有”的效果。如此彻底的“虚拟交流”,就是谐剧存在理由,更是谐剧的魅力。谐剧是唯一能准确说出某年某月,在某地由某人创立的曲种。
 
   2019年11月,四川省曲艺家协会授予江安县“四川谐剧之乡”殊荣。

   (文旅江安 供稿)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