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路上 只争朝夕——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谈新时代合江精神

来源:川南网 作者:唐雪梅 卢海军等 发表时间:2018-07-18 11:35
    7月7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华明在家乡合江的县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领导干部周末读书班上为全体党政干部讲课,用自己的人生经历阐述责任与担当。在接受合江电视台的专访时,他说,奋斗路上只争朝夕,用终身磨一剑的坚持,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去做好每一件事,这就是新时代的合江精神。

    在王华明身上,有很多个“第一”,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金属3D打印第一位院士,万人计划第一批杰出人才之一,对于合江来说,他也是第一位走出合江并受到总书记关注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3D打印是21世纪最具有颠覆性的高科技技术之一,也成为了“中国智造”崛起的重要催化剂,随着李克强总理请院士“敞开讲”3D打印课以来,这项技术发展的浪潮此起彼伏。作为中国激光3D打印引路人,王华明带领团队所涉及的领域及研发成果对促进我国自主生产大型机械核心构件、产业化工程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科研探索三十年,教书育人三十年,工程实践三十年,一路北上逐梦的过程中,他最开始的坐标,是合江。他坦言,家乡对他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边是乡土生活,一边是尖端科技,一边是远离城市,一边是政治中心,这个从小山村出发的农村小伙一直有着坚定的目标。

    王华明说:“工匠精神是你要坚持干一件事情,熟能生巧,干的时间长了,总结出来的东西也多了,认识也深了,这种坚守的精神和责任心,我觉得还是非常重要的。”

    如今,3D打印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从国产大飞机C919到人体器官移植,在不同领域总能看到它的身影。而成果应用的背后都指向同一个名字:王华明。这一切都离不开他只争朝夕的科研精神。

    只争朝夕,是30多年来生产车间的挥汗如雨,科研一线的埋头苦干,为了项目重大突破而欣喜,看到成果成功应用而激动,这样的干劲儿曾经激励王华明在岗位上不断寻求突破。在外,步步跨越勇攀科技高峰,在内,家乡情结总让他记起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王华明对家乡发展有着殷切的盼望。

    以农村为起点,王华明在追寻着自己的科学梦,对家乡合江而言,也有着同样的发展梦。合江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未来五年,是加快发展的黄金五年。国家加快“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乌蒙山连片扶贫、成渝经济区建设,特别是国家《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合江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合江将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服务等领域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王华明说:“合江应该说是一年一变化,我觉得历届党政班子,对家乡的投入,谋发展,可以说让我非常感动。”

    科技创新,护航社会步步前行,脱贫攻坚,为了人民平安喜乐。踏过平庸,以蚂蚁啃骨头的决心面对挑战,这是王华明身上的特质,也是每一个合江人的特质。

    王华明说,有的人十年磨一剑,有的人终身磨一剑,还有的人为磨一剑而终身努力,如果没有坚持和创新,就没有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用大半辈子研究3D打印,他的奉献和执着,已经带着一批又一批年轻科学家的梦,以国产大飞机C919为载体,飞翔蓝天。

    王华明说:“人类对技术的追求永无止境,有一句广告词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现阶段,对技术的不满足,是能够研发出更多更好技术的一个驱动力。”

    对技术的追求需要驱动力,对发展的追求同样需要驱动力。现在,合江正面临历史性发展机遇,乡村振兴试点县的落地,五个新合江建设向纵深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迎来大跨越,大推进。

    不怕十年磨一剑,不怕终身磨一剑,是王华明对科学研究的态度,所以不断追寻,超越,把3D打印从梦想变为现实,这是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在合江发展中,我们同样能看到为了民生事业不断发展而努力的勇敢、坚定、百折不挠的新时代合江精神。
 
    如今,带着人民的深切期盼,奋力建设五个新合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对我们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为转型更快、为工业更强、为民生福祉、为城市更靓。奋斗路上,只争朝夕,奋斗路上,我们还要带着这个目标大踏步前行。

    唐雪梅 卢海军 李涓 冯岚 杜明珉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