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摄影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乡镇 | 医疗 | 专题 | 活动 | 高清 | 家装 | 教育 | 文艺 | 早教 | 城建 | 美食
四川古蔺以“酒旅融合”破圈 开启酱酒产区价值重构新篇章
来源:川南网 发布时间:2025-09-11 13:15:32

2025年9月10日,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于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盛大启幕。四川古蔺以“赤水河左岸·中国酱酒之乡”为主题,通过“古蔺产区酱酒文化巡礼贵阳站暨酒旅融合招商推介会”,系统展示了其在科学考察、酒旅融合战略推进及政企学研协同等方面的成果,向全球酒业呈现产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本次活动不仅首次发布了国内系统性论证酱酒产区科学价值的权威报告,更以“科学+产业+酒旅”三维融合模式,为酱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产区价值重构提供了“古蔺方案”。

科学赋能:首份产区级考察报告,赋能酱酒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推介会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百平正式发布《“赤水河左岸 中国酱酒之乡”古蔺茅溪组团2025年科学考察活动考察报告》。该报告从地质构造、水源生态、微生物群落三大维度,系统阐释了古蔺产区“出好酒”的科学基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百平正式发布《“赤水河左岸 中国酱酒之乡”古蔺茅溪组团2025年科学考察活动考察报告》

地质密码:茅溪组团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带,其独特的紫红色泥岩与砂岩互层结构形成天然“滤水层”,使地下水富含锶、偏硅酸等矿物质,为酿酒微生物群落提供了优质营养源;生态屏障:当地赤水河左岸年均气温18.2℃、湿度78%的微气候,与河谷地形共同构成“天然恒温恒湿窖池”,显著提升了酱酒“12987”工艺中高温制曲与堆积发酵等关键环节的稳定性;微生物王国:科研团队在茅溪产区检测到127种特色微生物菌株,其中32种为古蔺特有,这些微生物代谢形成的“风味指纹”,直接赋予古蔺酱酒“焦香更突出、回味更悠长”的典型风格。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席团主席王新国致辞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席团主席王新国在推介中表示:“赤水河是名副其实的美酒河,古蔺地处其左岸,凭借独特的地理环境、湿润气候、优质水质与深厚酿酒历史,已成为中国酱香型白酒不可或缺的黄金产地。‘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中国酱酒之乡’的称号对古蔺而言实至名归。”

酒旅融合:太平、永乐双组团启动,构建“千亿级产业生态圈”

本次活动还同步启动了太平组团与永乐组团的科学考察仪式,标志着古蔺经开区“一核三带多点”酒旅融合空间布局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具体规划包括,茅溪核心区:以“天府酒谷”项目为核心,建设集酿酒体验、文化博览与生态康养于一体的国家级酒旅融合示范区;太平红色酒镇:依托四渡赤水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教育+酱酒品鉴”主题线路,预计年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永乐生态酒庄群:沿赤水河支流布局10家中小型酒庄,突出“一庄一品”差异化发展,带动周边约3万农户参与高粱种植与文旅服务等相关产业。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傅传耀致辞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傅传耀指出:“美酒是自然与文化的共同结晶。古蔺不仅拥有酱香美酒,还具备绚丽的民族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风光。酒旅融合战略将酒的醇厚与旅的灵动相结合,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体验场景。”

政企学研协同:以产业链创新矩阵引领酒业开放新范式

面对当前酱酒行业的深度调整,古蔺产区通过政企学研多方联动,构建起以科学背书和体验升级为核心的新型发展范式。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古蔺通过科学考察构建品质信任体系,以酒旅融合拓展产业边界,实现了从‘卖酒’向‘卖生活方式’的转型。‘产区认证+消费体验’双轮驱动模式,将成为未来酱酒竞争的核心赛道。”

古蔺县委书记赵源华代表产区向全球客商发出邀请:“古蔺是一片天人共酿的神奇土地。我们坚守传统工艺,积极推动科技赋能与产业智能化,全力推进酒旅融合新模式。诚挚邀请大家亲临古蔺,品美酒、赏美景、谋发展,共同书写中国酱酒之乡的未来新篇章。”

古蔺县委书记赵源华致辞

据悉,古蔺展区位于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4号馆,设有农特产品与酱酒品鉴专区,观众可现场体验古蔺酱酒、古蔺面与麻辣鸡等特色产品。展会将持续至9月13日,古蔺经开区诚挚邀请全球客商莅临展区,共商合作、共谋发展,携手推进世界级酱酒核心产区建设。

(古蔺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