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九届华西感控学术会议暨2025年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管理分会学术会议”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部主管技师彭捷荣获四川省“优秀感控青年工作者”称号。这位90后青年以扎实的专业能力、创新的实践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成为医院感染防控领域的青年领军人物。


右3为彭捷
扎根临床:做感控知识的“传播者”
作为医院感染管理部的骨干成员,彭捷始终将“服务临床”作为工作核心。他充分利用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创新搭建“院感知识共享矩阵”。通过“忠山感控”微信公众号,他定期推送最新的规范指南,制作生动有趣的科普视频,并开展线上工作答疑,构建了一个全天候、多维度的学习场景。
针对重点科室,彭捷深入一线开展“院感小课堂”、知识竞赛等互动活动,将原本枯燥的感控规范转化为一个个生动案例,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医务人员参与到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院感防控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医疗废物管理方面,彭捷敏锐地察觉到传统模式存在的分类模糊、流程冗余等问题。他积极牵头开展医疗废物精益化管理改革,彻底扭转了过去分类混乱的局面,显著降低了人力与时间成本,每年为医院节约处置费用十万元,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同时,也为医院运营效益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在区域医疗协同发展的浪潮中,彭捷积极参与“川南渝西院感专科联盟”的筹备与成立工作,并承担起秘书职责,他高效统筹开展联盟工作,有效整合了川南渝西地区的院感防控资源,实现了区域内医疗机构感控能力的整体提升,为保障区域医疗安全筑牢了防线。

多维担当:做医院文化的“代言人”
工作之余,彭捷还积极投身医院文化建设。他参与创作的《中国医生:你要相信我》《青春选择题》《挑战不止一点点》《老王看病记》等一系列文化作品,将医院看病流程、医疗执业等科普内容以流行歌曲RAP的形式呈现,深受公众喜爱。这些作品在学习强国、新华社、封面新闻、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阅读/播放量突破2000万人次,点赞近20万人次。
其中,《青春选择题》以搞笑、夸张的手法展现出不同年龄段医务工作者之间的误解和小冲突等,最终升华到双方的互相理解,传递出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医务工作者,在职业使命感、在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对生命的敬重和敬畏面前,都会选择“奋斗”作为答案的积极信息。《老王看病记》则以幽默情景剧的形式普及就诊知识,获评“全国健康传播优秀案例”。
彭捷表示:“医疗工作既有严谨的科学性,也需要温度与共鸣。”通过文化作品传递正能量,能让公众更理解、尊重医务工作者,也能增强团队凝聚力。

逆行援疆:做生命防线的“守护者”
2022年10月,当四川援疆重症医疗队集结号吹响,彭捷毫不犹豫地递交请战书:“我是感控人,这时候必须冲在前!”在乌鲁木齐的56个日夜,他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重症病房逐一检查防护服穿脱、医疗废物处理等细节,累计督导200余次,发现并整改风险点47处,实现队伍“零感染”目标。
“感控人的职责,就是为战友筑起最后一道安全屏障。”援疆期间,彭捷目睹党和国家统筹资源全力支援新疆的壮举,深受触动,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在思想汇报中写道:“从‘院感人’到‘共产党人’,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面对荣誉,彭捷表示:“感控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每一步规范操作、每一次隐患排查,都是对生命的敬畏。”如今,他正带领团队开发“智能感控监测系统”,利用大数据实现风险预警前置化,进一步提升院感防控的精准度和效率。
“未来,我将继续钻研技术、创新方法,让院感防控更精准、更温暖。”这位青年感控人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理念,在守护健康的道路上笃定前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