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施肥……”7月1日清晨,纳溪区白节镇皇观村五组村民徐生林肩搭毛巾、头戴草帽,带着10多名工人在茶园忙碌起来。
徐生林今年47岁,2019年返乡创业种植茶叶,6年坚守,徐生林将1000亩残次林变成“绿色银行”,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工人们在养护茶园(李梁文 摄)
返乡创业,包工头“变身”种茶人
徐生林1978年出生,十多岁外出打工,学过木匠手艺,干过销售,当过服务员和砖厂工人,工作兢兢业业,最终在建筑行业有所发展,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包工头”。
2019年,徐生林回老家过春节,看到周边镇的茶产业搞得红红火火,便萌发了返乡发展打算。“在外工作和生活虽然非常稳定,但是看到家乡大力发展茶产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我就想加入进来。”徐生林表示,他走访了解到白节镇皇观村海拔、气候,土壤适合茶叶种植,便决定回乡种茶。
“干工程收入非常高,种茶投资大,能不能赚钱都不晓得,我不答应。”妻子熊秦当即表示拒绝。熊秦是外地人,婚后便跟着徐生林走南闯北、奔波操劳,对家庭、生活、亲人都有更多考虑。“娃娃大了,我们终究还是要回家乡发展,现在政策这么好,不如趁早回去……”经不住丈夫徐生林软磨硬泡,熊秦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夫妻同心共筑茶园(李梁文 摄)
说干就干,2019年3月徐生林带着家人返回家乡,投资20多万元,流转20余亩荒山,种植中黄2号优质茶苗,开启种植茶叶致富路。
细耕茶山,规划美好未来蓝图
干工地,徐生林有一套经验,但是种茶叶,他完全是门外汉。
除草、施肥……创业初期,面临技术匮乏、市场风险的难题。徐生林积极向周边村镇向茶叶专家、种植大户学习茶叶种植和管理技术,通过网上自学茶叶种植知识,积累种植经验。同时,区镇农技专家主动来到徐生村的茶园里传授茶叶种植技术,在徐生林夫妇的精细管护下,茶园变成了翠绿的茶山。

孩子们到茶园体验采茶除草(李梁文 摄)
随后,徐生林逐渐扩大茶叶种植规模,如今,徐生林茶园面积达到1000余亩。目前,600余亩已经投产,年产干茶5000斤,年收入超100万元。
“茶产业发展壮大之后,还能带动周边村民增收……”徐生林表示,返乡种植茶叶以来,他不仅通过土地流转为村民增加收入,还支付村民采茶、务工等费用共计约100万元。
“茶叶采摘、管护一天可以挣100多元,加上土地流转金,一年有四五万的收入。”白节镇皇观村四组村民许泽兴表示,家门口上班即能挣钱,还能照顾家里。
“将村里的万亩茶园整合起来,打造茶叶品牌、开发文旅项目、引入直播带货及人工智能管理,提升茶园的管理效率和茶叶的附加值,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谈及下步打算,徐生林信心满满。
文:李梁文 王超明(纳溪区融媒体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