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使命 勇创"天池模式"致富路 ——记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合江县天池村党支部书记李强

来源:川南网 作者:(倩如、殷婷婷) 发表时间:2021-07-31 18:28
   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法王寺镇有一个默默无闻,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天池村,位于法王寺镇西南边缘,距离法王寺镇政府20公里,毗邻纳溪区大旺竹海景区,群山环抱,林竹茂盛。虽然有秀丽的自然风光,但是天池村也是法王寺镇最偏远的村,交通落后,一直以来贫穷闭塞,2014年被评定为省级贫困村,全村312户1096人中,113户405人被纳入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36.9%。面对贫穷的天池村,从2007年12月开始担任村主任、2010年12月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李强常常驻足田间地头,陷入深深的思索。“一定要摘掉写在脸上、刻在心里的“贫穷”,让村民有自己的产业,有自己的经济,腰包能够鼓起来,脸能够露出来自灵魂深处的微笑”。这是李强对自己的要求和承诺!在村党支部和村支书李强的带领下,在泸州高投集团、合江县司法局等各级帮扶力量的帮扶下,通过10多年坚持不懈的积极探索奋斗,勇创"天池模式"致富路,天池村先后荣获“省级四好村”、“国家级森林乡村”、“泸州市振兴乡村示范村”等荣誉;李强先后荣获省市县各种荣誉: 优秀村主任,优秀村支书,旗帜党员,镇对村目标考核连续九年一等奖,2015年被评为优秀县人大代表,2016年被泸州市委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2018年被合江县委县府评为农业农村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被合江县委县府授予新乡贤荣誉称号,2020年获得四川省杰出村官、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2021年6月被四川省委授予“四川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图说:天池村党支部李强带头并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全村群众发展集体经济超100万元,
村民们奔走相告家家户户分红的喜悦和获得振兴乡村市级示范村的荣誉品牌)
 
             心系村民,夯实天池致富路基
    要致富先修路!天池村的主要交通道路是一条只有70公分宽的石板路,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出行,制约了全村的经济发展,“行路难”是全村群众怨声载道的最大的问题。为了降低群众的生产成本,提高生活质量,李强担任村干部后千方百计组织村民筹资筹劳、利用村民“一事一议”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相结合的方式,截至2019年底,在泸州高投集团、合江县司法局等帮扶下,李强带领天池村共计修建了村级水泥硬化公路近22公里,通社、通户及林区泥结石碎石路34公里,生产便道12公里,初步解决了村民行路难、交通不便等问题,全村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带动全村113户贫困户脱贫。   

             以竹为题,谱写天池产业新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从根本上让村民脱贫,李强遍走村社各户和市县内外拜师求教,积极找寻产业发展之路。一天,他走到了80多岁的老队长林树洲家,倾听他讲述当年任队长的故事:“当年我带领大家种地,从来没有旱地里种水稻、水田里种旱粮”。一番话语,让李强茅塞顿开。一次偶然经过一片竹林时,李强闻到了一股幽幽的清香味。同行的村主任邓传兴说:“这竹林里有竹荪。”果然,没走几步,在一颗楠竹旁看见了3朵野生竹荪,李强心里瞬间冒出了一个念头:这不就是天池村的产业吗?村主任看到李强欣喜的神情问到:“你想搞这个东西啊?依我说,我村有万余亩现成的这种竹林,竹荪能在这种竹林环境下自然生长,如果略加以人工管护,还确实是一个产业。”就这样,李强与村主任的思想碰撞出了“火花”,形成了初步的发展方向。天池村拥有1万余亩的楠竹,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李强同志率先提出以“竹”为题,以“立体经济”为魂,发动村“两委”干部和党员,通过发展林下立体经济,谱写天池村自己的诗篇。这条探索创业之路曲曲折折探寻了5年多的时间。2016年,天池村产业发展迎来了首个收获年,从小小的20亩羊肚菌中,透露出了天池人灵魂之喜,虽说这年的菌子没有获得大的利润,但是却是自己产业欣欣向荣的好预兆,正如当年李强拿着党群同心种出的第一朵羊肚菌一样,脸上透露着无法隐藏的喜悦。2017年到2018年,李强同志提出持续扩大产业规模,从最初的羊肚菌拓展到了林下竹荪、球盖菇等品种,期间虽然有诸多坎坷,但党政的扶持、群众的支持与“两委”的坚持让困难成为了动力,让挫折成为了经验。



(图说:天池村党支部李强带头并带领村“两委”和全村村民创造的“天池模式”致富经验,
并向国务院扶贫办及省市县乡村各级现场介绍发展产业及集体经济的经验和成效!)
            
             以新为魂,切实践行“两山”理论
       习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立体经济”产业要发展,这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新发展理念,切实践行好  习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但如何让产业又好又有特色的发展,这个问题逐渐的摆上了议事日程。2019年,李强同志在村“两委”干部会议上多次指出,村“两委”干部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提高政治站位,践行党的理论政策,要转变思路,借力政策,创新思维方式。经过多番的集体研究,最终提出了林地代管模式。所谓“林地代管”模式,即是根据农村土地传统“两权”向现代“三权”转变,将土地经营权从承包权之中分离出来,由村集体公司与农户签订林地代管协议,将农户林地资源代管经营,聚合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个想法得到了全村群众的高度认可,村民大会一次性通过了“林地代管”工作方案,由此开启了天池村“林地代管”之路。
    天池村林地代管模式,从形式上讲,是将群众承包之林地代管,将林地上自然生长之附着物所得收益直接返还群众,不占群众一针一线。而林地下,村集体公司可直接发展产业。从本质上讲,天池村林地代管模式是聚合资源,是为群众谋取更大利益的模式。对于产业发展所得产出利益分配问题,在长达半年的论证中,李强同志再次于2019年年底提出了“1234”利益链接机制,这还得从那件事说起。
    李强同志和村“两委”班子带领和发动党员群众努力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事迹和良好的群众口碑,让来天池村做客的农业公司负责人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更是深深地感动了这位农业公司的负责人,他们主动多次找村干部协商,希望能够与天池村合作发展现代农业,在经过多次邀约后,双方一举谈妥了合作发展林下中药材的项目。双方约定:农业公司投资种苗、技术和销售,占取收益的30%,村集体公司提供土地、劳务和管理,占取收益的70%。就这样,2020年发展2000亩林下中药材黄精及其伴生作物的项目落实在了天池的代管林地上。
 
             以人为本,党群同心致富奔康
    天池模式惠及每户每人!村集体公司占取收益的70%—这是一个大数据,也是一笔致富钱。据粗略的估算,单黄精一项,每亩地保守估计产出4000斤,按目前市场价格每公斤10元计算,每亩地将产出高达2万余元,而这2000亩种植并非估算面积,而是根据黄精种植间距和种苗数量实际算的,并且还有伴生作物当年短时间见效的,因此,这个工程是希望,更是群众的盼望。对于70%的收益如何分配问题,李强同志说:必须毫不动摇的以群众呼声为中心,以群众利益为核心。在此后的干部和群众会议上,一举通过了一项重大决策,即提出10%的产出直接归所种林地承包者所有,取代流转土地之费用。为了更好的经营和管理,提高积极性,提出40%的产出作为按劳分配原则下的劳务分配。对于剩余的20%产出,由集体公司所有。但是,村集体公司并不是全部直接占有,而是再次以贫困户为核心,提出在20%产出中,提取扶危助残济困基金,留取浮动比例发展基金以后,将剩余收益用于全村公益性事业(如公益性设施设备、全村群众医疗保险费用代缴等)和农户二次分红。由此,结合农业公司投资种苗、技术和销售而占取收益的30%比例,林下立体经济的“1234”利益链接机制在天池村形成。
 不忘初心使命  勇创"天池模式"致富路       ——记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合江县天池村党支部书记李强
(图说:天池村党支部书记李强先后荣获了四川省优秀党务工作者丶四川省杰出村官丶
市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和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运营“林地代管”及其“1234”利益链接机制,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种空想,需要实打实的干,心连心的做,党群一条心,干事聚精神。在此模式之下,林业得以良性发展,资源利用得以提高,群众满意,人民放心,林地保护更加有力,“承包权”更加稳定,“经营权”更加灵活。真正解决了“有地无人管,有人无力管”的困境,形成了强大的资源优势和竞争力,实现了林地资源变现与增值,做到了村集体、村集体公司与农户 “三零”风险和“三赢”效益。在党支部书记李强的带领下,村级党组织通过林地代管“试炼”,有了为群众搞服务、促增收、帮脱贫的“资本”,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特别是“三留守”人员“挣钱顾家两不误”的问题。
    “天池模式”是群众的模式,天池产业是群众的产业,自李强同志和村“两委”带领群众进行产业发展以来,天池村实现了10余年的连续“零”信访,群众从2017年户均增收1000元,2021年户均增收2000元,村集休经济经营收入超100万元。未来3至5年将在黄精见效后户均一跃增收10000元以上,人均增收2000元。谈起李强同志,群众无不拍手称赞。看到天池村的新面貌,村民脱贫的喜悦,作为党支部书记的李强由衷的露出了笑脸!

 
编辑:小小马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