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城·21人》 | 泸州兄弟作家(上)——泸州杨雪:因为我挚爱这片热土(2)

来源:四川发布 作者:程海英 发表时间:2017-09-13 11:36

    创作之路:最好的作品 在路上

    “我是挣脱而来的一粒种子/心灵藏着一个密码/在你走过的田塍/悄悄发芽”。这是杨雪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写的诗歌《红高粱》中的诗句,正是《红高粱》的问世,杨雪把自己的名字写进了中国诗坛。

    大学毕业后,杨雪在阿坝汶川县漩口中学教了几年书,1985年调回泸州,在市文联做了一名编辑。在文联做编辑,让他有了更多的创作机会,而彼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思想解放,全国掀起了一股诗歌热潮。在这样的背景下,杨雪在继《红高粱》以后,创作了大批高质量的诗歌,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上海文学》《星星诗刊》等国家级、省级知名报刊杂志上发表。

    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得归功于他的勤奋。几十年来,杨雪的创作题材始终立足在他熟悉的泸州这片土地上。为了获得灵感,开拓视野,他经常下乡采风,爬山涉水,走村访寨,走遍了泸州的四县三区,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只有扎根于这片熟悉的土地,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也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他的作品,但凡涉及历史,必会遍访名家,查阅资料,反复甄别,决不轻易下笔。尤其近几年,他开始涉足散文的创作,一些历史题材被选用,通过对史料的挖掘,透过历史的烟云,折射针对现实,起到“借古喻今”的作用,这就更来不得半点虚妄。像《云烟水拍江门峡》这篇五千多字的散文,他构思了一年,查阅、访谈一年,足足花费了两年的时间才得以成文,而该文一经发表,被多次转载,取得异常反响。

    37年,杨雪一直坚守在诗歌阵地,多次获奖,即使是近些年涉足的散文创作也收获丰厚,两次获得全国冰心散文奖。其作品入选海内外40余种选集,《中国作家大辞典》也收有其辞条。37年,他以平均每两年出一本书籍的成绩,当之无愧地成为泸州高产高质的作家。

    对于以后的创作,杨雪说,诗歌还会继续写,但会以求质为主,主要精力会放在散文的写作上,打算写一些篇幅较长的作品。而问及他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个时,他沉吟了许久。“大家都觉得我的诗歌《红高粱》《远离空谈》和散文《风雨罗汉》蛮不错,可我自己觉得,我最满意的作品,还在路上。”

    创作源泉:泸州成就了我

    对于一个作家而言,大多有着本土情节,谈及家乡,杨雪毫不掩饰他的挚爱。“我身体里流淌的是泸州的的血液,我爱这片土地。”

    杨雪认为,是泸州这个城市,成就了他。因为,他这些年创作的源泉和动力,皆出自这片热土,他说,泸州有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史,江山历代名人辈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泸州的山水俊秀,一草一木皆可入笔;泸州的美酒美食更是让人流连忘返;而泸州的人民勤劳智慧,善于生活,享受生活。这些,都是绝好的创作题材,这片土地上,有着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丰富养料供作家撷取。“山水居家,诗酒相伴,人文亲和,底蕴深厚。”这是他对泸州的评价。

    而改革开放以来,泸州整个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出生成长于物质和精神处于双重饥饿的杨雪来说,是这个时代变迁的见证者。有次,他陪着一个北京来的朋友参观了泸州,朋友感慨道,泸州发展得不错,已初具大都市的范儿了。那一刻,他心底由衷地涌起一股自豪和欣慰。家乡的巨变,人民的富足,自然也成了笔下的素材。

    2015年秋,杨雪去叙永县的一个彝族村寨采风。那里曾经道路崎岖、地处偏僻、人民生活贫苦,是当地政府近年的精准脱贫点。踏入寨子后,他立即惊叹不已,一条条村道笔直平坦,一座座房屋拔地而起,一改过去的脏乱差。在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下,这个彝族村寨已被打造成一个颇具特色的旅游新寨,好似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脱胎换骨成了白领精英。那些描写山寨的诗歌文化也被较好地保存了下来,村民们依旧热情质朴,端出酒菜迎客,更有甚者跑去河边捉“打屁虫”为他下酒。那次采风,他触动很深,回来一气写下了《神奇的海涯寨》。

    城市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他在用文字呈现它的新貌和精彩的同时,也有着一种焦虑。城市在翻新,一条条熟悉的街道被拆除,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片片新区传奇般诞生,记忆中那些弥足珍贵的影像在不停地被覆盖被剪切。逼窄的里巷,凋敝的院落,低矮的商铺,沧桑的石阶,班驳的灰瓦红墙,衰败的屋檐,成了永远的记忆,甚至,有的文物古迹也遭到了破坏和毁灭。

    他在这些旧影里翻找寻觅,作家的天然使命让他拿起笔来,他行走于城市的街道巷陌,追赶着城市变迁的脚步,他要将往昔美丽的旧影一一保留在他的文字中。他深信,这个城市的美在于它拥有足够的历史积淀;在于所有的美都不是那么刻意!这个城市里的历史、故事都是写在每一阶被踩踏圆润的青石阶梯上,每一个滑落清澈雨滴的屋檐下,每一块斑驳风化门板和每一张泛起深深皱纹的笑脸里。

    他要用自己执着的方式去保留一个时代的印记,乃至一个城市、一片区域、一个族群典型的文化特质。

    他希望,以后城市在做规划的时候,最好请到文物专家和文学家一起参与,尽可能地保留住属于泸州本土特质的元素,因为,这是城市文化的血脉。


    作家责任:要担负起历史的使命

    三十几年来,杨雪在创作上收获甚丰,而在文联,他由当年的一个普通编辑,逐步成长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四川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泸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泸州市文联副主席。他把这些取得的成绩,都归功于党和政府的培养。

    “人要懂得感恩,在其位就要谋其政。” 从1986年编辑《龙眼树诗歌报》开始,他就主动作为,聚集了一大批本土诗人,把泸州诗群带出了四川走向全国。从本世纪初开始举办的每年一次的“樱花诗会”到现在的“梨花诗会”,坚持了14年,为泸州诗群提供了一个交流、创作的园地。如今,在全国诗歌日渐式微的大环境下,泸州诗群却大放异彩,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诗刊》《星星诗刊》《四川文学》等知名报刊杂志上登载,诗歌的质量和数量几乎达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盛况。

    除此以外,还创办刊物、开通网站和微信号,设置了“泸州作家杂志年度文学奖”,多渠道地引领、推动本土作家多出作品,出好作品。为了提升泸州作家们的写作水平、开阔视野,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的支持下,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名家座谈,学人所长;和其他地市级的作家相互切磋,取长补短。2017年7月初,他应邀组织策划了“中国名家读纳溪”文艺采风活动,邀请了白庚胜、石英、尹汉胤、何开四等20位名家大师来泸州交流,让本土作家们受益匪浅。

    近几年,他还经常组织作家们下基层单位,深入企业,帮助单位企业编书、写报道,做宣传。他认为,这个城市这个社会为作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养料,作家们也应该反哺回报,“一个作家,不仅要写出好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要担负起使命,服务社会。”

    来源:四川发布

编辑:吾雨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