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赤水河渔民洗脚上岸的日子

来源:川南网 作者:冯岚 苟儒君 发表时间:2019-06-14 10:34
    赤水河,曾经是捕鱼人的“乌托邦”,靠一张网一条船就能网起一家人的生活,渔民们希望这样的好日子一直继续下去。但部分渔民为了生计竭泽而渔,进一步破坏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最终造成鱼越捞越少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2017年,赤水河全面禁渔,鱼儿的活路有了,渔民们也在政策引导下转产上岸,如今两年多过去了,他们的转型成功了吗?

    赤水河合江段的河面上,已经很难再见到职业捕鱼人的身影,但陈淀明是个例外。从5月起,他就在准备渔网、鱼钩,希望在未来二十天里尽可能捕到多个品种的鱼,因为他不仅曾经是一位专业的渔民,还是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聘请的赤水河流域调查员,每年为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提供科研用鱼。陈淀明和妻子当了15年职业渔民,吃住都在船上。那些年,家里开销、修房子、孩子读书全指望着那条船。陈淀明告诉记者,曾经下网捕鱼,一捞一网就是满满的收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鱼不那么好捕了,最开始是价格贵的鱼捕得越来越少,后来连其他鱼也越捕越少,禁渔期也越来越长。慢慢的他们就知道,捕鱼的日子,恐怕要到头了。

    陈淀明说:“稀有的胭脂鱼、岩鲤鱼、边鱼这些都很少捕到了。”

    2017年,赤水河全面禁渔,在合江,包括陈淀明和妻子在内的45户85位渔民全部转产上岸。陈淀明夫妻拿到了13.2万的补贴,洗脚上岸开始准备发展其他产业。不再捕鱼,他转身开始养鱼,他把拿到的补贴一部分用以发展真龙柚产业,一部分承包鱼塘养白水鱼。上岸第一年,挣了十万,和捕鱼时候基本持平。

    陈淀明说:“转产后卖鱼有时候一两百斤都卖得到,养鱼收入还是可观的。”

    陈淀明曾是职业捕鱼人,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聘请他为其提供科研用鱼,每年40天调查期,一天500元的补贴,这样算下来,一年又额外增加了一两万元的收入。

    为帮助渔民成功转型,合江在加强渔民宣传引领的基础上按照省市文件精神,制定科学实施方案,除了以现金回购渔民渔船和其他捕鱼工具外,重点对每位渔民开展经果林种植和渔塘养鱼等产业转型技能培训,确保他们稳得住、不反弹。2017年以来,投入618万元拆除渔船45艘、网具2951张,赤水河所有渔民全部转产。在长江河渔民李庆余看来,好友陈淀明的成功转型,就是他未来的发展方向。

    按照文件精神,长江河渔民将在今年内完成退捕上岸,对于河流,李庆余有着特殊的感情,这让李庆余倍加珍惜在江面的日子。

    李庆余说:“那会儿我父亲一直在船上看船,那会儿在船上玩耍,一个老师就教我打渔。”

    和赤水河一样,长江流域的禁渔势在必行,在每年禁渔期,各地会开展增殖放流,但即使如此,长江里的鱼还是没有逃脱越来越少的命运。长江河渔民普遍认为,赤水河都全面禁渔了,长江的禁渔早晚会来,大家都在找出路。

    李庆余也在思考未来的产业发展,他和陈淀明不同,由于是城市户口,他没有土地,居住在合江发展种养殖也不现实,自己最熟悉的还是鱼,干了大半辈子的行当他舍不得放手,即使要退补上岸,他也想用这笔补贴租个摊位卖鱼。

    李庆余相信,经历了赤水河渔民转产上岸,到自己时,政策将更明朗,不再捕鱼了,他和家人还会有别的产业可以“庆余年”。

    引导渔民转产转业,除了由传统捕捞转向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合江还在探索尝试让渔民由打渔者逐步转变为护渔人,在探索中,他们认为,渔民对长江和赤水河都有真感情,这些人既有保护河流的积极性,又熟悉地形和捕鱼套路,齐抓共管修复河流生态,这是可以探索的良策。

    合江县农业农村局张澜说:“我们探索组建自己的护渔工作队,我们的渔民有几十年的打渔经验,如果从渔民中选择,组成护渔队,能更好的做好监管工作。”

    高压态势打击非法捕鱼,高质量推进渔民转产上岸,除此之外,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合江在河流生态保护、污染治理、协同发展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同时也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进行了有益探索。

    冯岚 苟儒君 杜明珉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