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一男孩高考后视力突然下降!背后原因竟然是
来源:川南网     发布时间:2025-07-09

事件回顾:高考生的突发视力危机

18岁的小林(化名)刚刚结束高考,正憧憬着大学生活,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右眼黑眼珠中央竟“长出来”一块灰白色的凸起,而且视力急剧下降,只能勉强看见眼前手动。惊慌之下,妈妈带他前往医院检查,最终被确诊为“圆锥角膜”——一种常发于青少年的致盲性眼病。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主治医师王芳告诉他:“右眼现在是圆锥角膜的急性期,要先做手术减轻水肿,后期还需要进行角膜移植,而且你目前看起来还正常的左眼,也患有圆锥角膜,同样需要治疗……”

什么是圆锥角膜?

圆锥角膜(Keratoconus)是一种进行性角膜变薄、中央凸出呈圆锥形的疾病,多发于10~25岁青少年。由于角膜形状异常,光线无法正常聚焦,导致视力模糊、散光加重,用普通的眼镜无法矫正视力。

为何青少年是圆锥角膜高危人群?

1.遗传因素:约10%~20%患者有家族史。

2.频繁揉眼:小林回忆自己备考时常揉眼减压,而揉眼会加速角膜变薄。

3.激素变化:青春期激素波动可能影响角膜强度。

4.过敏体质: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因眼痒易揉眼,间接诱发疾病。

圆锥角膜能治好吗?

根据病情阶段,治疗方式不同:

中国圆锥角膜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分期

潜伏期:

单眼确诊为圆锥角膜的对侧眼,具有正常角膜地形图和正常视力,裸眼或最佳矫正视力≥1.0。

初发期:

确诊为圆锥角膜,最佳眼镜矫正视力≥0.8。

潜伏期和初发期的患者每三个月复查一次角膜地形图,密切观察角膜形态的变化。

完成期:

确诊为圆锥角膜,最佳眼镜矫正视力<0.8,伴有圆锥角膜典型临床体征,分为3级。

1级:前表面直径3mm区域角膜曲率<53.0D,角膜最薄点厚度>400μm,最佳眼镜矫正视力<0.8、≥0.3。

2级:前表面直径3mm区域角膜曲率≥53.0、<55.0D,角膜最薄点厚度<400、>300μm,最佳眼镜矫正视力<0.3、≥0.05。

3级:前表面直径3mm区域角膜曲率≥55.0D,角膜最薄点厚度≤300μm,最佳眼镜矫正视力<0.05。

这一期的患者主要治疗方法有

1.角膜交联术(CXL):紫外线+核黄素强化角膜(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完成该治疗),延缓病情恶化。

2.硬性隐形眼镜(RGP):矫正圆锥角膜病变带来的不规则散光,尽量提高视力。

圆锥角膜急性期是圆锥角膜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症状表现为视力急剧下降:由于角膜后弹力层破裂,房水进入角膜基质,引起角膜急性水肿,导致视力在短时间内明显下降,严重时可能仅能感知手动或光感。

角膜水肿:角膜中央或偏下方区域出现明显的水肿、凸起,水肿区前凸变薄,严重时可近穿孔,外观上可见角膜表面不平整,有隆起和混浊。

眼部不适:患者可能会感到眼痛、眼胀、畏光、流泪等,眼部有明显的异物感和不适感,还可能出现结膜充血。

急性期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使用降眼压药物,可减轻角膜基质水肿;还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用于减轻急性发作期的炎症和水肿。

手术治疗:角膜基质水肿区缝合+前房注气术,可封闭角膜后弹力层破裂口,促进水肿消退;对于长期角膜水肿不消退、后弹力层裂口超过4mm的患者,可考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角膜移植手术:终末期唯一选择。

给青少年和家长的警示 :

青少年视力下降别大意!

小林在高考前就发现自己的右眼视力逐渐下降,但他以为只是“学习太累,近视加深了”,没有告诉家长,也没有及时就医。直到高考后视力急剧恶化,才被诊断为“圆锥角膜”——而此时,他的角膜因为处于水肿的急性期,治疗难度大大增加。

为什么青少年容易忽视圆锥角膜?

1.误以为是“近视加深”

圆锥角膜早期症状(无痛性视力模糊、散光加重)与普通近视相似,容易被忽略。

许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度数涨了换副眼镜就行”,未想到可能是病理性问题。

2.学习压力掩盖了症状

备考期间,眼部疲劳、干涩很常见,孩子可能误以为视力下降是“用眼过度”导致。

因怕耽误学习或麻烦家长,选择忍耐,延误就诊时机。

3.缺乏相关健康知识

大多数人对圆锥角膜的认知度低,不知道它的危害和早期信号。

家长和孩子该如何警惕?

1.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必须主动告知家长!

短期内(如1~3个月)视力明显下降,换眼镜也无法矫正。

看东西变形(如直线变弯、文字扭曲)。

夜间视力特别差,眩光、重影严重。

单眼视力下降比另一侧快很多。

不要因为“怕麻烦”或“觉得没事”而拖延!圆锥角膜进展越快,治疗越困难。

2.家长:如何及时发现孩子的视力异常?

定期检查视力:即使孩子没有抱怨,每半年测一次视力(普通验光无法发现圆锥角膜,需做角膜地形图)。

关注用眼习惯:如果孩子频繁揉眼、眯眼,或抱怨“眼镜配了也没用”,要警惕。

主动询问:备考期间多关心孩子的眼部健康,而非只关注学习成绩。

给学生的特别提醒

1.别把视力下降全归咎于“疲劳”——如果新眼镜戴了一周还是看不清,立刻就医!

2.不要疯狂揉眼!尤其是眼痒或疲劳时,可用冷敷代替。

3.勇敢告诉家长:视力健康比“怕耽误学习”更重要,早发现能避免失明风险。

转发给身边的家长和学生,让更多人远离圆锥角膜的威胁!

1.警惕视力异常变化:若散光短期内加深、眼镜矫正无效,需排查圆锥角膜。

2.戒掉揉眼习惯:尤其是眼痒或疲劳时。

3.定期眼科检查:到眼科专科进行专业的眼检查是十分必要的且有效的健康举措。

小林的后续

入院的第二天,小林就接受了手术治疗:角膜基质水肿区缝合+前房注气术,经过恢复,小林的视力达到了0.04,王芳叮嘱他避免剧烈运动,按时点眼药水,定期复查,等待下一步进行角膜移植手术。由于同时发现左眼也处于圆锥角膜进展期,也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专家提醒】

圆锥角膜初期易被误认为“近视加深”,若拖延治疗,致盲率极高。青少年若出现不明原因视力下降,务必及时到专业眼科就诊!

(本文案例基于真实事件改编,诊断及治疗需遵医嘱。)

通过这篇文章,希望能提高公众对圆锥角膜的认知,避免“小林”的遗憾!

本文来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