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温情守护4000多个宝宝平安“落地”
来源:川南网     发布时间:2025-07-01

让每一颗渴望成为父母的心拥有光芒,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人类辅助生殖医学技术科的使命。在这里,每个生命的诞生都多了一份憧憬和期待。科室将这份期待视若珍宝,用心用情小心呵护,让无数“不可能”变成“可能”。15年间,科室已温情守护4000多个宝宝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力下平安“落地”。

川南辅助生殖技术先行者

要“生得出”更要“生得好”

相比其他科室,人类辅助生殖医学技术科稍显“年轻”:2008年开始筹建,2010年获批成立。由此,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为当时川南地区首家具备开展夫精人工授精辅助生殖技术资质的医疗机构。2012年11月,该院成为川南地区首家具有开展一代、二代试管婴儿技术资质的医疗机构。在此之前,不孕不育患者想在泸州靠技术助孕几乎不可能,需要到外地接受系统治疗。该科室的成立,为万千家庭打开了“幸孕”之窗。

2010年1月,人类辅助生殖医学技术科被卫生厅正式授牌人工授精技术资质,成为川南首家可开展辅助生殖技术医院。

万事开头难,推广夫精人工授精与试管婴儿技术绝非易事,大众普遍难以接受。但再难也要坚持到底,人类辅助生殖医学技术科团队想用科学的力量与医者的仁心共同托起更多新生命的希望。而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当科室第一例人工授精宝宝降生,第一例试管婴儿呱呱落地,第一例冻胚移植患者临床妊娠,第一例冻卵患者成功解冻复苏并受精……这些第一例都化作了患者信任的力量,科室的生殖医学技术被越来越多不育不孕家庭认可,并愿意尝试。

十多年来,人类辅助生殖医学技术科的发展日新月异,供精试管婴儿助孕、精子DNA碎片检测、生殖宫腔镜技术、卵子冷冻术、多胎妊娠减胎术、睾丸穿刺术、薄型子宫内膜及反复着床失败患者宫腔灌注术治疗等辅助生殖助孕技术开展了起来。同时,还引进胚胎时差动态监测系统,可以全程记录胚胎发育动态,科学筛选优质胚胎,提升助孕成功率,让不孕不育患者怀得上,更孕得优、生得好。

“团队的一次次努力,让一个个‘不可能’变成现实。”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人类辅助生殖医学技术科主任刘尧芳说,目前经科室助孕技术诞生的宝宝已突破4000名,35岁以下女性助孕成功率达60%-70%,助孕成功的女性年龄已突破45岁。

全周期精细化管理助“好孕”

将“无助”变成“别怕,我们在”

“又促排失败了,还坚持吗?”在求孕路上,无数家庭在“继续”与“放弃”的两难选择中备受煎熬。这份“无助”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人类辅助生殖医学技术科变成了“希望”。

曾有一对夫妇在外求医多年,花费数万元,却始终未能如愿拥有一个宝宝。踏进人类辅助生殖医学技术科,他们脸上的无助显而易见。“希望很大,别怕,有我们在。”在医生的安抚下,二人经过试管体检,建档以后进入试管流程。胚胎移植14天后,好消息传来,女方成功受孕。这样的患者不计其数。

“来到科室的患者,多处于对未知结果的焦虑、担心中,医护人员需要用爱心、耐心、细心填满患者就医过程。”刘尧芳介绍,人类辅助生殖医学技术科以“提升助孕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及就诊体验”为核心目标,提供助孕前、助孕中、助孕后全周期管理服务。

该科室将门诊护士岗位前移,患者从填写病历到基础检查,每一步都有专人引导。从体检开始,护士会将患者拉入助孕体检群,并叮嘱“以后有任何问题,群里随时喊我们”。

夫妻俩正式建档进周期后,从促排卵药的用量提醒,到扳机(夜针注射)的注意事项,再到取卵、移植前后的护理细节,每个关键节点都有医护人员线上、线下反复提醒。患者专属周期群内,常会看到医护深夜解答疑问,实验室工作人员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检查报告……“备孕那段时间,这个群就是我的精神支柱。”曾有患者在感谢信里写道。

周期结束后,无论成功与否,医护的随访电话总会如约而至。对成功怀孕的家庭,医护团队会持续关注产检情况;对暂时未孕的患者,医生会分析原因,制定新的个性化诊疗方案。“原来医院也能这么暖。”来到科室的患者,大多都有此体会。

内外兼修双向发力

助力区域生殖医学事业发展

在推动区域生殖医学事业发展的道路上,人类辅助生殖医学技术科内外兼修,双向发力。

对内,该科室重在练“内功”,培育人才梯队。作为科室“领头羊”,刘尧芳带头学习,精进专业,在多个专委会、分会等任职。她是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妇科内分泌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干细胞治疗协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会长等。同时,为团队成员创造机会到国内外高精尖医疗机构生殖医学中心“充电”。目前,该科室拥有29名医护人员,硕博士占比可达62%。

对外,该科室不忘服务人民初心,经常下基层义诊、带教等。每周,派专业医生到江阳区妇幼保健院等坐诊,帮助提升其生殖医学技术。科室还与合江县人民医院、兴文县人民医院、重庆市江津区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联动,助力规范其门诊促排卵、卵泡监测等不孕不育诊疗流程。

2012年12月,人类辅助生殖医学技术科被省卫生厅正式授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技术资质。成为川南地区首家,四川省第7家具有IVF-ET技术资质的单位。

技术是立身之本,服务是立足之要,刘尧芳希望大部分患者在人类辅助生殖医学技术科都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即便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也能感受到医患情谊。

基于此,科室近期准备开展女性及男性生育力保存服务(卵子冷冻、胚胎冷冻、自体精子冷冻),为肿瘤患者等有生育力保存需求者提供个性化保障方案,并开设女性性功能障碍门诊、中医理疗门诊、早孕管理门诊等专病门诊。同时,计划推出分时段预约制,患者等候时长可从原来的62分钟缩短至38分钟左右;引入卵泡发育AI预判系统,实现电子病历智能预约功能;将门诊候诊区、卵泡监测候诊区、手术候诊区等科学划分,优化就诊体验,让医疗服务更精准、高效。

医生简介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