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探史】这些“深沟”藏于纳溪大南山,疑似护国军战壕?

来源:川南网 作者:牟亚林 发表时间:2019-01-08 08:59

    早就听说在棉花坡镇的大南山上,有保存完好的护国战争时期护国军挖的战壕,今天终于一睹真容。

    2019年的1月5日下午,在难得的冬日暖阳下,笔者一人一骑,踏上了寻找战壕的路程。


    从纳溪绕城路,过安富桥右转,骑行在依山傍水的公路上,心情特别舒畅。快到高洞场的时候,脑海里忽然冒出朱总司令与“除暴安良”的故事,摩托自然而然的就左拐去了丰乐的路。快到丰乐时,才猛然醒悟走错了,赶紧掉头。

    经罗锅滩右转,上了去大南山又弯又陡的村级公路。

    几公里后,到了山顶,在右拐进一条更小的泥石路之前,将摩托停在了路边。往泥石路走了大约3公里,走到了尽头。几经周折,笔者在当地一个名叫王开英的村民带领下,首先来到了当地最高的一个名叫大炮山的山顶。


大炮山

    大炮山为周边最高峰,从大炮山的得名就可以推测到应该是有出处的。曾听当地百姓言之凿凿地说,他们的祖上曾经就看到山上确实架过大炮。

    从一个名叫爬海石的大石头背面翻上去,有条弯弯曲曲、一眼望不到头尾的壕沟,沟的宽度在一米左右,深浅不一,多半都有一米多深。王开英指着壕沟对笔者说,这是不是就是你要找的战壕?我点头称是。


填满竹枝的战壕

    这条壕沟位于棉花坡镇的龙蟠村11社(原南山村6社)。壕沟依山势而建,背面靠山,前可俯视一条大道,类似依山势而建的壕沟在大南山还有很多。


蜿蜒的战壕

    大南山山势陡峭,原住民以刘姓居多,据当地《刘氏家谱》记载,这里的刘家人为汉高祖刘邦后裔。在近代历史上,大南山的刘氏出了不少名人,笔者正是通过刘邦83代后裔、今“千世汉刘”老总刘星的多次介绍,才来到大南山寻找护国军留下的战壕遗址的。刘总对笔者说,希望通过对战壕的宣传,从而引起重视,以此来改变老家贫困落后的面貌。

    纳溪偏居川南,从辛亥革命到纳溪解放的三十多年时间,除发生在纳溪的护国讨袁外,纳溪境内没有爆发过大的战事。既然如此,如此众多的战壕出现在大南山,那就绝非偶然。

    发生在纳溪境内的护国战争,当然不只一场棉花坡朱坪那场让朱德一战成名的战斗。只是因为朱坪战壕发现早、离城近,才引起广泛关注的。

    虽然现在没有充分的依据证明大南山的战壕就是护国军挖的,但至少可大胆的推测,分布在大南山的众多战壕遗址,就是当年护国军留下的护国讨袁印迹。

    【缘由】

    其一、从壕沟现存的外表看,绝不是自然形成的,应是人为。

    其二、从壕沟的印迹看,应该有上百年的时间,与棉花坡朱坪村的壕沟近似。

    其三、从纳溪近百余年的历史推测,只有发生在纳溪的护国讨袁战争,才有可能挖出众多的战壕。朱德在白节、丰乐、护国留有许多传说,就是在大南山上,当地那些上了年龄的百姓口中,也有不少朱德的传说。传说印证了朱德曾率兵在大南山驻扎,而大南山位于棉花坡、丰乐、白节三角形的中间地带,扼白节、丰乐到纳溪的隘口,易守难攻,选择在大南山挖战壕伏击或阻击北兵,也是地势使然。

    如证实了战壕为护国军所挖,其意义对纳溪而言无疑将是重大而深远的:其一,可以扩大现有护国战争战壕遗址的规模,为纳溪增添一处红色教育基地;其二,通过大力宣传和保护性开发,将大南山战壕遗址建成纳溪的又一红色旅游景点,必将助推纳溪全域旅游,引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

    文图/牟亚林
 

编辑:百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蜀ICP备12019884号 川南网信箱:597583136@qq.com 版权所有 泸州市马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2008 Luzhou Mading wenhua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