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秋时节,江安县留耕镇的千亩皱椒基地迎来采收旺季,一串串鲜红的皱椒挂满枝头,农户们穿梭在田间,忙着采摘、装筐,一派丰收的的景象。在这片热闹的田间,承载着新农人黄建华的“辣味梦想”——让皱椒在江安落地生根,打造属于江安的皱椒品牌。

黄建华,四川泸州人,在转行做农业之前曾是一名房产经理。2021年的贵州之旅成为改变他人生轨迹的一个转折点,“那次吃到了贵州的辣椒,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当时独特的香味,让人确实很难忘。”

彼时,他在当地餐馆品尝到的皱椒,香气浓郁,口感醇厚。经朋友介绍才得知,这是贵州广泛种植、已成地域名片的特色皱椒。回到四川后,黄建华特意走访泸州、宜宾等地的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却发现货架上全是常见的二荆条辣椒,皱椒踪迹难寻。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萌生:把贵州皱椒引进四川,在自家土地上种出地道好椒。

带着这个想法,黄建华和搭档刘丹在贵州开始了长达两年的“拜师学艺”之路。2024年,黄建华带着积累的技术和信心,经过多地考察,最终选择在江安县留耕镇启动20亩皱椒试验种植。当年便大获成功,采摘的皱椒果皮微皱、色泽鲜红,经检测,无论是香气物质含量还是单果重量,都达到了贵州优质皱椒的标准,亩产更是突破3000斤。首战告捷让他坚定了信心——四川的土地,同样能种出优质皱椒!

2025年,黄建华与留耕镇资公司联合经营,流转了500余亩土地,在三块村、重兴村、方石村建设粮经(皱椒)复合园,带动周边2000余户群众参与皱椒种植。

“这片就是我们的皱椒田,现在基本上是本季的收获尾声阶段,这一茬在贵州被称作泥鳅辣,就长得像泥鳅那么大点,现在这么小的在贵州很抢手。”黄建华介绍道。
在皱椒种植过程中,他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的机耕道、铺设的水肥一体化设施,为皱椒的规模化种植提供了有力保障。据悉,2025年皱椒产量超300万斤,年产值可达400多万元。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黄建华始终坚持与农户合作共赢的理念,构建了“农户+村+镇+企业”四位一体利益联结机制。“我在园区里负责管理皱椒的生长和采摘,手脚快的话一天能摘两百多斤,算下来一天能挣一百元钱左右。”农户吴友明讲道,“钱就在家门口挣,不用撇家舍业跑外地打工。”像吴友明这样长期在此务工的的村民有20余人,他们实现了“土地流转有租金、基地务工有薪金、参与种植有收益”的“三金”增收模式,园区内全年劳务用工款超百万。

如今,黄建华的皱椒不仅走进了宜宾、泸州的农贸市场和餐馆,还销往全国各地。“对于未来的农业事业,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是积极发展种植面积,积极对接国内科研机构和院校,继续对我们的皱椒品种进行改良、优化,培育出口感更好、香气更足的辣椒,然后申请地理标志,让皱椒在江安留根!”黄建华信心满满地说。

从泸州到宜宾江安,从房产经理到皱椒种植带头人,黄建华带着对农业的热忱跨界成为新农人,以皱椒种植为纽带,不仅在异乡的田埂间种出了致富的“红火”希望,更以个人微光点亮了人才下沉、产业兴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为更多有志者扎根乡村、赋能农业树立了生动典范,成为外地人才扎根基层、带动一方发展的生动注脚。
文/图:郑杰 李妍秋 李聃 李定尧(江安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