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宾市江安县夕佳山镇沙塘村,一股“菇”香正悄然弥漫。这里的蘑菇种植基地里,平菇鲜嫩饱满、秀珍菇簇生喜人,小小的菌包不仅长出了生态美味,更撑起了村民的“致富伞”,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动能。

走进蘑菇种植基地,1000平方米的厂房内满是生机。一排排木质架台整齐排布,10万多个菌包像等待检阅的“士兵”,紧密又规整地码放在架台上,白色菌袋裹着饱满的菌肉,偶尔有鲜嫩的菌褶从袋口探出,透着水润的光泽。厂房里几位当地村民正各司其职:有的给菌包轻喷水雾,保证适宜湿度;有的小心翼翼采摘成熟的平菇,将鲜嫩的菌菇放进竹篮;还有的仔细检查菌包状态,及时清理残菇,整个场景忙碌却井然有序,满是丰收的盼头。



据了解,该基地主要包括平菇、秀珍菇、赤松茸三大品种,每年培育10万多个菌包,每个菌包能循环出菇7-8次,年产鲜菇达10万斤左右,年产值约50万元。现在平菇、秀珍菇正缓慢上市,到了9-10月,赤松茸也会陆续上市,丰富的品种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更延长了产业周期,让“菇香”四季不断。


“我从2019年开始种植蘑菇,自己想创业赚点钱,也想带着乡亲们一起干。现在厂房里的工人都是本村人,大家肯干又细心。接下来我想把厂房扩建一下,增加蘑菇产量,再拓宽销路,让沙塘村的蘑菇走出本地,让更多人吃到咱这生态菇,也让村民的腰包更鼓!”蘑菇基地负责人肖秀云说道。
蘑菇虽小,却承载着沙塘村的致富梦。从整齐的厂房到忙碌的村民,从鲜嫩的菌菇到可观的收益,沙塘村正以特色蘑菇种植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画出一幅产业兴旺、村民幸福的美好图景。
文/图:李富强 李秋梦 李妍秋 冯继原(江安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