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摄影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乡镇 | 医疗 | 专题 | 活动 | 高清 | 家装 | 教育 | 文艺 | 早教 | 城建 | 美食
纳溪:烟火为墨,产业作笔,探索文旅商深度融合新路径
来源:川南网 发布时间:2025-07-29 09:31:30

今年以来,中央、省、市媒体多次聚焦纳溪文旅、美食,向全国观众展示了秀美云溪的丰富多彩。纳溪区以独特的“融合密码”,力争走出一条具有特色、彰显魅力的文旅商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子,高质量构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地。

纳溪城市航拍(纳溪融媒 供图)

以水为媒 让清凉体验变成消费动能

“抓紧啦!”“我咋个喝了一大口水啊……”7月16日,黄龙湖丛林漂流的橡皮艇冲下“螃蟹沟”弯道,游客的欢呼声与溪水声交织成欢快的旋律——这是纳溪“‘纳’享清凉 ‘溪’里狂欢”夏日活动的日常一景。

游客在清溪河丛林漂流中戏水(纳溪融媒 供图)

纳溪区坐拥28.5公里长江黄金水岸和138条溪流,如何让“水优势”转化为“发展势”?答案藏在精心构建的消费生态里。全区整合多个水上游乐项目开展联合行动,推出以夏季黄龙湖、清溪河漂流为主,“龙湖之夜”黄龙湖仲夏狂欢夜、“激流影踪”戏水摄影大赛、山河明月·醉酒城水上嘉年华等为配套的“1+12”系列活动,持续至8月底。

黄龙湖漂流(纳溪融媒 供图)

纳溪不仅做足“水文章”,更通过“三免三减”政策(外地车辆首违不罚、6个A级景区免票、住宿最低5折)留住游客,让“一日游”变成“多日消费”。“同时,纳溪区还联合区域内各景区景点、餐饮娱乐、住宿等资源,形成联动优惠促消费活动,酒店住宿最低折扣达到5折。”纳溪区文广旅局副局长刘福界说,为了让游客在纳溪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活动还联动全区多个部门进行统一调度,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消费体验。据悉,夏季亲水项目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环比增长21%,市外游客占比达35%。

以景为基 让老空间焕发新消费活力

“我在网上看到街区的宣传视频,专门开车带着家人过来体验。街区打造得不错,可以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经典老歌。”近日,来自成都的游客李阳说,一走进街区,就被浓浓的“回忆风”吸引住,他打算在纳溪区多玩几天,好好感受纳溪的旅游景点和风土人情。

纳溪丝厂年代舞会(纳溪融媒 供图)

文旅融合需要创意和智慧,更需要勇气。70年代的纳溪丝厂已变身为“微醺能量站”,以工业遗产焕新与酒旅融合为核心,差异化打造夜游经济、怀旧经济等文旅商新IP,将“三线记忆”与当代青年社交需求深度融合,构建起集工业文化展示、沉浸式互动、夜间经济于一体的特色消费空间,老旧建筑作为凝固的“时光载体”,既镌刻着城市的历史肌理与文化基因,也承载着纳溪人的集体记忆。

“下一步,将围绕‘烟火纳溪’线路,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记忆,加快对建设街整段、原凤凰城电影院巷道和凉风坳周边等进行提档升级和火炬社区消费场景的升级改造,打造商业气息,提振居民消费,让老厂区焕发新容颜。”纳溪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现代生态新城服务中心副主任高礼科说。

纳溪的场景革新,聚焦“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科技赋能、保护优先”,精心打造特色消费场景,千灯璀璨,烟火氤氲,在“微改造”中注入文化灵魂,进一步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

以产为核 让融合生态释放持续动能

“以前买完车就走,现在能游公园、品好茶、尝美食,周末可以带家人来能玩一整天。”在蓝安路提车后的市民王磊这样告诉记者。这一变化,正是纳溪区跳出“单一游玩”思维、深耕产业链融合的生动写照。蓝安路汽贸消费集群已聚集50余家汽车4S店、200余户汽车后市场商家。

今年以来,纳溪区以“驭见纳溪·汽车消费公园”建设为抓手,打造集新车销售、二手车交易及出口、“互联网+”线上交易、汽车供应链金融、售后维护等产业链业务于一体的汽车消费公园,将汽车消费与周边业态深度绑定,联动周边餐饮、零售消费进一步增长,力争成为西南地区汽车消费新地标,打造“永不落幕的沉浸式车展”。“融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文旅商的相互赋能。”纳溪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已形成“汽车消费+文旅”“茶竹酒+乡村游”等多条融合产业链,2025年上半年相关产业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6%。

下一步,纳溪区将加快推进沿江农庄酒庄、都市郊野康养、茶韵果香体验和水乡休闲农业消费带建设进度,让融合发展既见“烟火气”,更显“含金量”。从黄龙湖的浪花到丝厂巷的灯火,从汽车贸易的引擎声到茶山民宿的茗香,纳溪的文旅商融合不是简单的业态叠加,而是一场以文化为魂、以消费为脉、以产业为基的系统性变革。在这里,长江的灵动、工业的厚重、产业的活力交织成动人的发展画卷,书写着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纳溪答卷”。

文:丁俊皓(纳溪区融媒体中心 供稿)